陆宝忠
2019-07-04 15:14:02
陆宝忠,字伯葵,原名尔诚,字易门, 江苏太仓人,道光三十年七月初六日(1850年8月13日)生。其父为举人,曾官刑部郎中。宝忠光绪二年(1876)中进士,朝考改庶吉士,次年散馆授编修,旋丁父忧。
二十二年,宝忠先后迁詹事府詹事,署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,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。或谓其“数月三迁,至于卿贰”,“益兢兢自惕” 。二十三年秋,充山东乡试正考官,旋简放浙江学政,未赴任,母亲病卒,遂去职丁忧。其间仍关注时势,忧虑时局朝政,有言:“外患内忧,相逼而来,瓜分豆剖之局成矣”;“时事至此,(朝廷)尚不知收拾人心,泯满汉之见,为之痛哭”! 二十五年十二月宝忠服阕,其时自励:“时局虽艰,人心虽坏,自有应尽之职,不矫激以沽名,亦断不可淟涊以负国,中立不倚,不植党援”,“惟事事持正,不可威惕,不可利疚” 。宝忠诣阙,仍在南书房行走。
二十六年春,宝忠复得补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。义和团事炽,八国联军侵华,战乱之中宝忠避难出京,闻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流亡拟追随未果,旋行在电传上谕,宝忠补授兵部右侍郎,又命视学顺天。二十七至三十一年间,宝忠往返京都与畿辅诸多府县之间,并曾两度赴河南开封,按临学务或闱事,每谓“驰驱王事,恶敢言劳” 。宝忠认为“科举敝陋已深,非实行教育不足以开民智”,所到之处,“谆谆以提倡学堂为先” 。
及至诏停科举,宝忠因势利导,借鉴外国特别是日本的相关情况,上疏建策:设立文部,并责成学政总理各省学务,一以事权;变通学堂奖励之法,毕业者不再予以举人、进士功名或各等官衔,而改授学士、博士名号,使“以学茂名高为美,不以能薄官显为荣”;各省广设师范传习所,对自行研习熟谙教法而考验合格者亦准充当教习,以广储师资;纠正“各省中学堂每偏重洋文”之弊,做到国文亦兼并重,责成学官切实督查;注重实业教育,多设实业学堂,“务使通国学人于实业占其多数”;为求教育普及,除“官立”学堂外,亦倡“公立”,私塾有师范文凭之人充当教员和能改良教法者,也允其并存;凡七岁以上不入学者罪其父兄家长,如此等等。 该年(三十一年)十二月,宝忠得授都察院左都御史。
三十二年,宝忠署礼部尚书。虑日俄战后形势,条陈东三省宜速举行诸项“要政”,以与在华“各争其利益,各扩其势力”的日俄两国对抗。该年九月,清廷颁布各部院新政官制,宝忠为都察院都御史。三十三年,奏请“严禁党援,广开言路”。又奏应维持旧例,各省督抚不能率行奏调科道人员,言官如有愿投效外省及赴各衙门当差者,应开去底缺,以符定制,而肃台规言路。所议被纳。又奏改都察院为国议会,以立下议院基础,而符立宪政体。得旨交会议政务处议奏,该处复奏都察院为独立衙门,不可轻议更张。宝忠此议未被采纳。或视其人素能直正建言,称道他“立朝謇謇谔谔,持大体,遇事敢言,无少隐讳” 。